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方夢宇)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持續加大財政教育投入支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省本科高校生均經費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80%,其他教育階段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90%;到2030年,力爭全省各教育階段生均經費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意見》提出,未來安徽將大力壓減“三公”經費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優先安排教育支出。各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量除保障“三保”、債務還本付息等剛性支出外,新增財政收入要重點用於教育事業發展,省級向本科高校傾斜,市級向職業教育傾斜,縣級向基礎教育傾斜。
此外,《意見》提出,安徽將多方籌集財政性教育經費,落實按增值稅和消費稅實際繳納稅額的3%征收教育費附加、2%征收地方教育附加的征管和使用政策,依規足額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10%教育資金。在債務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統籌用好地方政府債券支持教育發展,提高政府一般債券中用於教育的份額。統籌基建投資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項目支持力度,對於基本辦學條件和校區功能建設尚未完成的學校重點給予經費支持。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等安排的教育經費投入。
對於部分財力欠缺地區,安徽提出要完善省市轉移支付製度。對財政教育支出占比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落實“兩個隻增不減”仍有困難的縣區,安徽提出,省市增加的均衡性轉移支付等財力性補助要更多用於教育。同時加大省級統籌力度,在分配教育轉移支付資金時,與各地經濟總量、在校生數量掛鉤,設定因數進行分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等項目資金在切塊10%優先支持脫貧縣基礎上,再對皖北地區按其在校生數量上浮10%予以傾斜支持。
《意見》提出未來安徽將全麵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省級聚焦高校學科建設、校地共建、資產資源盤活、科研成果轉化等改革管理成效,加大教育經費支持力度,擴大高校經費使用自主權,激發高校辦學活力和內生動力。各市、縣(市、區)聚焦教育發展年度目標任務,優先支持和保障重點項目、重點任務。
本文轉載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內容均來自於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係抖音91免费版予以刪除!